○“试离婚”其实只是表面的缓冲,并非化解婚姻危机的积极态度。
○陷入婚姻危机的夫妻最好一同去寻求心理辅导。
○即使是“试离婚”,夫妻双方的协议也不能和《婚姻法》相冲突。
试婚、闪婚,这些跟神圣婚姻有关的新潮名词你可能早有耳闻,可“试离婚”你听说过了吗?近年来,“试离婚”确实在国内一些大城市的白领阶层中悄然兴起,在部分城市,甚至还出现了专门帮当事人处理这种“非典型”婚姻关系的公司。有人将之喻为“拴住婚姻的最后一根红线”,但婚姻问题专家则认为,“试离婚”其实只是表面的缓冲,不能促成两个人共同朝着婚姻好的方向去努力,并非化解婚姻危机的积极态度。
两个女人的“试离婚”经历
案例一
孩子有个家 彼此更尊重
人物档案:阿莹,35岁,外资公司业务经理,育有一5岁半女儿。试离婚半年,彼此找回自我,不离也不急着复合。
两年前,阿莹升任外资公司的业务经理,工作更忙了。有时周末还要出差或加班。当时女儿还不到4岁,基本上都寄养在外公外婆家,虽然小夫妻可节省不少照顾孩子的时间和精力,但工作压力让阿莹和丈夫的关系不知不觉地紧张起来。同样忙碌的丈夫埋怨她经常不着家,认为她“在外面瞎忙”。
“我可不是他的保姆!我真的很失望,以前他很爱我,我的事业有了发展,他反而对我不理解、不支持。我觉得他变了,他又说是我变了。”发展到后来,小夫妻俩几乎隔三差五就会互相指责一番,说来说去就是谁更自私、更不顾家。终于有一天,两个人同时说出“过不下去,不如离了”的话。气话说完了,两人慎重考虑后,决定来个“试离婚”:女儿还寄养在父母家,养育的义务仍共同承担,日常生活各过各的,对外他们还是夫妻,平时,亲朋好友有什么事需要两人一起出面的,仍“互相配合”。一年后若觉得两人实在“走到尽头了”,就真离婚。
这种状态持续半年来,阿莹和丈夫都觉得很自由,他们各忙各的,各自出差十天半个月也不互相抱怨。两个人跟孩子在一起也很亲热,寒假开始时,一家三口还一起去旅行。小夫妻甚至又开始在一起过夜。看来,两人不像是想真离婚。他们也庆幸,当初觉得“过不下去”没仓促离婚,但他们似乎也不急着复合。“现在这种状态很好,孩子有个完整的家。”阿莹说:“我们都更尊重对方合理的自由和发展空间。”
案例二
挨完缓冲期 彼此不留恋
人物档案:琳琳,27岁,公关公司职员。一年前闪婚,半年前试离婚,确定彼此不留恋后离婚。
“我们虽不是一见钟情,但一开始就有不少共同话题。”琳琳谈起自己的姻缘觉得不可思议。杰仔曾是她公司的客户。当时,她负责的一个项目进展得特别顺利,杰仔确实帮了不少忙。那段时间两人常见面,开始是谈工作,后来谈兴趣谈生活,颇此特别投缘,于是越走越近,几乎天天约会。项目结束时,两人就闪婚了。
“在一起生活之后才发现颇此的习惯如此不同,有些简直令人难以容忍,真是很不幸!”婚后不足两月,琳琳和杰仔开始对各自的习惯和爱好不断互相挑剔,连穿衣服的品位和吃饭的声音都成了互相嘲笑的理由,吵架自然也是常事。就在他们决定“闪离”之前,有朋友劝他们“试离婚”。双方通过一家提供此类服务的公司签下了协议:不干涉对方自由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无须向对方交代和负责。
在半年的“试离婚”期间,他们有事也通过签约公司处理。挨过了这一“缓冲期”后,琳琳和杰仔虽都还没找到心仪对象,但都不互相留恋,于是平静地离了婚。
提醒
试离婚协议不能跟《婚姻法》冲突
“试离婚”的出现,给急于摆脱婚姻束缚的某些人提供了一个好的“解套”机会。有些人甚至以为找个第三方公司帮忙签下“试离婚”协议,就真的可以“回复单身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”,甚至协议期未满就跟别人同居也无所谓。
对此,广东德法理律师事务所律师赵耀斌指出,这种想法太天真了。即使是“试离婚”,夫妻双方的协议也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,不管怎么“放手”,只要两个人并未真的到民政部门离婚,就不能“走出”《婚姻法》的约束。因此,即使签了“试离婚”协议,一旦发生婚外情造成事实婚姻,照样可以追究责任方的法律责任。
专家说法
表面似缓冲 实际双方更疏远
对于试离婚,许多赞成者都认为这给出现危机的婚姻提供了解决问题的缓冲期,能让夫妻双方更理性地看待彼此间的矛盾。对此,皓艺女性心理研究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佟梅梅并不这么看。
“结婚不像找工作、离婚也不像辞职这么简单,光凭理性或感性仍不能解决问题。处理这种问题,夫妻双方的心理成熟度显得更为重要。”佟梅梅认为,人的心理成熟度需要一个成长的过程。处在婚姻中的男女,不少人在原生家庭的成长过程中就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心理创伤,他们有各自的行为模式、兴趣、爱好和价值观,乃至生活细节上也有很大的差异。这些不同本应该在婚前辅导期就互相明了并尝试接纳。但事实上,很多人还未来得及转换角色就直接进入了婚姻。
“有些小两口一好起来不得了,一不高兴就想离。我称这种夫妻为‘儿童夫妻’,他们在一起过日子像小孩子过家家似的。”佟梅梅指出,现实生活中,不少人是因为感情不错结了婚,有了孩子,然后又各忙各的,交流时间少,彼此之间内在的沟通和关心更缺。日积月累,双方都不同程度地感到自己的需求被对方忽略,于是就爆发了婚姻危机。
“现在在一些白领间出现的所谓‘试离婚’,其实就是‘前离婚阶段’。无论怎么叫,它体现的是夫妻双方长期存在的各种隐患的总爆发。” 她表示,一般试离婚的夫妻有两种情形:
一种是谁都不理对方,爱干吗干吗。这是非常幼稚的行为,典型的“儿童夫妻”,“不好就不跟你玩了”,这种态度其实很不负责任,也不能帮助双方从一段关系中得到成长。
另一种确想暂时“放手”,给双方一个冷静思考期。这种夫妻可能还有一定的信任和感情在,但选择试离婚,也说明他们内心不敢面对出现的问题。虽形式上还没离,但两个人已经疏远了,对彼此都已带来创伤。处在这一创伤期,两人之间的不信任感、不安全感会被放大,有时甚至会“一失足成千古恨”。
“试离婚只是表面的缓冲,不是两个人共同朝着好的方向去努力,而是选择了‘往破坏的方向走’。”佟梅梅称,这并非对待婚姻问题的积极态度。
建议
婚姻现危机 试试心理咨询
“离婚是一个结果,当进入到试离婚或是前离婚阶段,双方对颇此的指责、抱怨、防御、冷淡、排斥都会接踵而来。”佟梅梅建议陷入这种危机的夫妻最好一同去寻求心理辅导,完成各自的心灵成长之后,再想清楚这份感情要不要继续、两个人是否非分开不可。
“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专业都提供培训,唯独婚姻和恋爱都是‘自学成才’的。男女双方进入婚姻,如何相处确实需要学习。”佟梅梅认为,在决定离婚之前,给双方一段思考、沉淀找解决办法的时间和机会也是应该的,但将两个人的感情问题委托给第三方签约来处理,是对彼此都不太负责任的做法。有些公司已看到“试离婚”的商机,她认为从生意的角度不好评判,但从解决问题的效果来看并不好。
“这种公司是以商业为目的,他们跟双方聊天、说解、劝和,这些做法居委会、社区大妈也在做,但作用微乎其微。”佟梅梅称,在这个过渡期,如果双方仍不能完成各自的心灵成长,再怎么“试离”也是于事无补。只有当双方的心灵都获得成长,成为一个成熟的成年人,知道自己要什么,也能承担起责任,在现实层面才会有好的结果。当然,这种结果有可能是复合,同样也可能是离了。但双方都能负起责任,这对以后可能进入的另一段婚姻生活的负面影响会更小、也更容易适应。(翁淑贤)